在近日结束的一场国际女足友谊赛中,中国女足以2-1的比分战胜韩国队,比赛结束后,韩国媒体对中国队的踢球风格提出了强烈批评,称其为“少林足球”,并质疑在没有VAR(视频助理裁判)的赛事中,中国队的激烈对抗和争议动作难以得到有效遏制,这一言论迅速引发两国足球界和球迷的广泛讨论。
韩国媒体在报道中重点提到比赛中几次关键的身体对抗,上半场第35分钟,中国队前锋在争抢高球时与韩国后卫发生碰撞,导致后者倒地不起,但主裁判未作出判罚,韩国媒体认为,这是一次明显的犯规,但由于缺乏VAR回放系统,裁判未能及时纠正错误,类似的情况在下半场第60分钟再次出现,中国队中场球员在一次拼抢中铲球动作较大,虽然裁判出示黄牌,但韩媒认为该动作应被直接红牌罚下。
“中国女足的表现令人联想到‘少林足球’,”韩国某体育报纸在标题中写道,“在没有VAR的比赛中,她们的激烈动作似乎总能逃脱应有的惩罚。”该报道还援引韩国队主教练的话称:“我们尊重对手,但必须强调公平竞赛,一些动作不仅危险,而且破坏了比赛的流畅性。”
中国女足方面对此回应低调,主教练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表示:“比赛中的身体对抗是足球的一部分,我们始终遵守规则,裁判的判罚是最终的,我们尊重所有决定。”中国队球员也强调,她们的踢法是基于拼搏精神,而非恶意犯规。“我们注重技术和战术,同时不畏惧身体对抗,这是亚洲足球的特点,”一名中国队员说道。
这场比赛并非首次引发此类争议,近年来,中国女足在国际赛事中多次因拼抢积极而被贴上“强硬”甚至“粗野”的标签,数据统计显示,中国女足在近年国际比赛中的红黄牌数量并未显著高于其他九游(jiuyou)官方网站 - 九游官网唯一入口 JIU YOU GAME亚洲强队,在2023年女足世界杯预选赛中,中国队的场均犯规次数为12次,与日本队相当,低于澳大利亚队的15次。
VAR技术的缺失成为本次争议的焦点,VAR仅在国际足联旗下的顶级赛事(如世界杯、奥运会)中全面启用,许多友谊赛和低级别比赛仍依赖主裁判和边裁的现场判罚,这可能导致一些争议动作无法被及时审查,韩国媒体认为,在没有VAR的情况下,中国队这种高强度的逼抢和身体对抗更容易“获利”。
足球专家们对此观点不一,一些分析师认为,韩国媒体的批评有过激之嫌。“足球本就是充满身体接触的运动,尤其是现代足球强调高位逼抢和快速攻防,”一位欧洲评论员指出,“将中国队的风格称为‘少林足球’并不公平,这只是不同足球文化的体现。”也有专家赞同部分批评,认为中国女足在某些比赛中确实动作过大,需注意避免不必要的犯规。
从历史角度看,中国女足一直以“铿锵玫瑰”的精神著称,强调意志力和拼搏精神,这种风格曾帮助她们在1999年世界杯获得亚军,但如今也可能成为双刃剑,随着女足运动的发展,技术化和战术化成为主流,过度依赖身体对抗可能不利于长期发展。
这场争议也反映了中韩足球竞争的日益激烈,近年来,两国在女足领域的对抗频频成为头条新闻,从奥运会预选赛到亚洲杯,双方多次上演激烈对决,且常伴随争议判罚和媒体口水战,本次韩媒的批评,可视为这种竞争的延伸。
球迷反应两极分化,在中国社交媒体上,许多球迷支持女足姑娘们的拼搏精神,认为韩国媒体“输不起”,一位球迷写道:“足球是男人的运动?女足同样需要勇气和身体对抗,别双标。”相反,韩国球迷大多赞同媒体观点,呼吁国际足联在更多赛事中引入VAR,以确保公平。
无论如何,这场争论凸显了女足运动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:如何在保持比赛激烈性的同时,确保安全和公平,VAR技术的推广或将成为解决方案,但其成本和技术要求对许多赛事而言仍是挑战。
中国女足接下来将备战亚洲杯小组赛,而韩国队也需重新调整状态,无论风格如何,两支球队都在为亚洲女足的进步做出贡献,或许,未来的对话应更多聚焦于技战术提升,而非相互指责。
正如一位资深教练所说:“足球场上的争议永远不会消失,但重要的是我们从中学习和改进,无论是中国队还是韩国队,都在追求同一个目标:让亚洲女足走向世界巅峰。”
发布评论